計畫概況
●早期的運河盲段,由於受到泥沙淤積,台南市政府於民國66年將運河盲段填平,闢設大型購物中心。民國72年,「中國城」興建完成,並正式啟用,逐漸成為臺南市重要的商圈之一。但後來由於受到經濟大環境及政府相關政策之影響而逐漸沒落,目前現況和當初營業盛況之光景大相逕庭。
●為了使「中國城」及週遭地區能早日恢復其榮景,臺南市政府於近年來制定了「臺南市運河再生計畫」、「擬定臺南市舊街區軸線(中正路、中山路)都市更新計畫案」等計畫,其中相關內容除了提及中國城未來發展願景及可行性外,也將「中國城」臨運河對岸之「運河星鑽」地區一同納入未來發展範圍內,期能結合二區共同臨水岸之區域特性,並藉由本計畫案之變更以及另擬細部計畫案之程序,為此區域帶進更具彈性、潛力之發展契機。
本計畫案位於臺南市中西區之行政轄區範圍內,並緊鄰於臺南運河。計畫範圍包括二地區,計畫面積共計12.79公頃。
●中國城地區:北界含運河北街(現中正路)、東至康樂街,西界至環河街,南界至金華新路,
面積合計約1.83公頃。
●運河星鑽地區:北界、東界為臺南運河,西界為府前一街,南界為現有住宅區邊緣,面積合計約10.96公頃。
計畫區週遭土地使用現況如下:
●商業區:周邊商業活動以沿街商業為主,主要活動帶集中在金華路與府前路兩側,且延續至住宅區沿街面,少有延伸至運河旁之環河街,故基地周邊面臨運河水岸的商業活動十分薄弱,且中國城之商業意象與消費層級均出現下濾的現象。
●住宅區:金城國中與新南國小周圍住宅區擁有靜謐的居住環境,故本區以連棟透天住宅型態為主;運河北側與民生路間的中密度住宅區則有大量體的富立世紀DC住宅大樓社區。然而不論透天或大樓住宅,其與運河水岸間之關係均仍有大幅改進之空間。
●工業區:基地周圍環河街及民生路上各有一處食品加工廠及冷凍廠,而在金城國中西側住宅區中則有一處食品加工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