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體計畫概觀
●南鯤鯓地區於於民國 70 年納入「南鯤鯓特定區」都市計畫,期藉由南鯤鯓代天府宗教文化特色與海岸風情推動觀光發展。近年於納入民國 92 年成立之「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」範圍、民國 96 年西濱快速道路北門段通車、民國103 年台84 線東西向快速公路-北門玉井線通車後,提升了南鯤鯓地區聯外交通便利性與觀光發展之潛力。
●「南鯤鯓特定區」,自民國 70 年公告實施後,歷經三次通盤檢討,自95 年公告實施第三次通盤迄今已逾 10 年,期間歷經臺南縣市合併升格、觀光及交通建設推動、環境規劃典範移轉、土地及環境法令修正等,爰為逐步引導都市空間有秩序地成長,依據「都市計畫法」、「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」等相關法規規定,辦理第四次通盤檢討。
●本計畫區位於臺南市北門區中北側位置、急水溪出海口南端地區,計畫區範圍東側以急水溪為界與臺南市學甲區相鄰、南至頭港大排水路、西抵瓣溝排水路、北以鹽田為界。
●本計畫區行政區域於107 年原東璧里及鯤江里合併為蚵寮里,行政區重整後本計畫區之行政區域包含蚵寮里及保吉里部分範圍,計畫面積約175.0834 公頃。
●藉由計畫區土地使用現況及地籍等基礎調查,以充分暸解地方發展現況,進而實行整體性、系統性的通盤檢討。
●變往昔以小汽車導向的都市發展型態,改採以人為本的永續發展思維,依照計畫區人口組成、地方特性及發展形態為規劃基本考量,並維護既有地方紋理及水與綠環境,俾利保有原有的都市形式。
●藉由檢視計畫區內未開闢使用之公共設施用地,並配合地區實際使用需求,並檢討相關滯洪設施劃設需求,納入本計畫都市防災系統、洪患治理、藍綠帶系統。